close
親子天下9月2014第60期 暢銷雜誌2017
商品訊息功能
好老師也是好學生
文∣陳雅慧
這個暑假,編輯部的記者們在週間和週末,都忙著分頭南北奔波參加不同的教師研習。這些教師研習和以前完全不同,不是被規定、要簽到、可以認時數、發便當的官方研習。這些研習很多都是老師自己發起、自己策劃、自己找場地、湊錢……在網路上揪團,一開放報名就「秒殺」。
這樣的現象,讓經常要辦研習的教師會非常不解,甚至派人去現場觀察。一位南部教師會的資深幹部,一直追問《親子天下》的記者,「為什麼?為什麼這些老師熱衷參加這樣的研習?」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像台灣的學生長期被要求,只能坐在教室裡被動學習,用分數標籤化學習成就……學生紛紛從學習中逃走。
老師當然也累了!
第一個打開自己教室,歡迎任何人隨時觀課的中山女高國文老師張輝誠說:「台灣這麼多老師渴望改變,是因為他累了、熱情不見了!看到學生眼神黯淡,他自己也覺得沒樂趣。」
這幾個月裡,在現場我們看到好多好老師。這些好老師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第一,他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學生」,他們永遠打開眼睛擁抱學習。好老師最重要的學習對象就是學生,許多老師的改變幾乎都是被學生啟動。
今年夏天代表台灣在美國翻轉教育年會分享的台中光榮國中老師鍾昌宏,開始改變是因為六年前學生向他提出對課本的質疑,讓他開始反思學習的意義。台東縣和平國小校長施琇瑩,聽見學生說:「老師你不要講太多,講太多我們沒有辦法自己去找答案。」張輝誠的學生問他:「老師你上課補充素材都在教師手冊上,為什麼不給我們教師手冊就好?」
好老師不必是教學魅力迷人的風雲人物,好老師和學生站在同一個高度,知道他們的困難和機會。
好老師也是好學生,因為這些好老師自己能夠享受學習和發現的樂趣,擁有一顆好奇和永不滿足的心。他們樂於和夥伴一起學習和成長,也想要帶著他們的學生一起享受這樣美好的人生樂趣。森森購物網折價券
好老師們還有第二個特點,就是他們都相信,只要用對方法,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力學會。所以這些老師花更多的時間把講台讓給學生,自己把時間花在觀察和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他們想知道學生的學習如何發生?學習歷程有什麼困難?他們教得不多,但是,他們有很多的引導和陪伴。
身為家長,或許會覺得遺憾和遙遠,為什麼我孩子的學校還沒有遇到這樣熱情改變的老師和校長?其實,我們也可以跟這些老師學習,讓改變先從自己開始。
《親子天下》在九月開學的氣氛中,企劃了「翻轉教育」的封面故事,我們希望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的第一年,也是教改滿二十週年時,停下來想想,要繼續前進,是不是該反省從教改中學到什麼?往前走,又該把力氣放在哪裡?
翻轉教育看到老師們勇敢接下第一棒,但是接下去需要更多的鼓勵和行動,還有你、我的接棒。
商品訊息簡述
親子天下9月2014第60期
親子天下9月2014第60期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
今天要跟你們推薦
親子天下9月2014第60期
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
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
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
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
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
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
分享給你們囉!
親子天下9月2014第60期
短篇小說12.1月2015第22期 ![]() |
文藝春秋 1月號2016 ![]() |
商品訊息功能
:
商品訊息描述:
翻轉教育
這是一場很不一樣的教育改革,
從老師自願改變開始,
他們串聯資源互相學習,
改變「一言堂」的教室風景,
希望找回孩子渴望學習的眼神。
翻轉希望|158 老師自我革命,啟動新教改
164 張輝誠×葉丙成,兩大推手對談
170 科技人跨界,打造台灣「可汗教室」
174 一生必參加一次的教師盛會
176 明星老師分享最菜的一堂課
178 4項要素,教育才能翻轉過去
老師自我革命,
啟動新教改
一名積極翻轉教學的國小老師說:「我一個人最多影響一百個學生,
但是如果我可以影響一百個老師,就可以活化一千個學生的學習。﹂?
過去從家長發起、政府計畫的教育改革,這次卻由老師主動改變,
他們勇敢的說:「這一次,教改從我開始!﹂
文│張益勤、陳雅慧採訪│張瀞文、李佩芬攝影│黃建賓
台北市龍山國中理化老師鄭志鵬,今年教書第十二年,是網路上知名的小P老師,開始教書以來一直希望以探究式教學引發學生學習熱情。上學期末,遇到一個學生拿著自然科考試題目來找他,不是問他怎麼解題、如何計算,卻是問:「可以依據題目敘述,重新做一遍實驗嗎?﹂更讓小P老師驚訝的是,學生後來動手做了題目敘述的實驗,還和他分享研究數據:「題目描述的情境太誇大……﹂
小P老師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學生,充滿著追尋真理的熱情和好奇,覺得非常感動。
緊鄰太平洋、離台東市區一小時車程的成功鎮和平國小,因為社區人口外移嚴重,全校剩二十三個學生。和平國小學生都是阿美族的孩子,文化刺激少、學力和都會學生落差很大。全校老師們一起參加研習,做教學改變,努力調整課程,讓課程和孩子的生活經驗貼近,引起學習動機。
一年前,和平國小開始和﹁均一教育平台﹂合作,教孩子學會使用平台,然後放手讓他們透過平台自己學習數學。現在,這群曾經連基本十進位算術都沒信心做到的孩子,會跟老師說:﹁老師你上課不要講太多,我們自己有辦法找到自己要的答案。你講太多,讓我們沒有自己去找答案的時間和機會……﹂學生的回應讓校長施琇瑩反省,「我們忘記去關注,孩子是怎麼學習。所以,如何﹃讓孩子想去學﹄的這種能力,一直沒有被誘發出來!﹂施琇瑩也發現,孩子願意學得更多、更久的熱情,是老師做教學革新的最大努力。
他們說:行動由我開始,找回孩子學習的熱情
對知識充滿好奇、對學習抱有熱情,這原本就是當學生的權利,也是所有「學習﹂真正能發生的基礎。
但讓人著急的是,在台灣走過教改二十週年,啟動十二年國教的關鍵時刻,卻碰上學生「不考試就不讀書﹂的危機。大眾媒體卻把關注的焦點,一直局限在十二年國教升學的爭議。
升學制度的修正,無法改變學生從學習中逃走的危機。如何挽救學生學習動機,最重要的其實是教學技術的革命,改變數十年不變的教室風景,那種只准「你說我聽﹂追求標準答案的填鴨式教育。
最近兩年來,其實在台灣各地,已經看到一股新興的教改風景,這次的改變和過去二十年不同。二十年前的教改,是家長站出來要求改變。這一次則是現場老師從自己的教室啟動改革,太多老師看到學生坐在教室裡的困境,也感受自己教學熱情消失,重新思索著「老師﹂的任務和使命。
這也是第一次,台灣的老師彼此學習、互相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卯靜儒觀察,過去,中小學老師的面貌是扁平不清楚的。但現在有一些明星老師出來,讓中小學老師形象鮮明立體。
他們用行動改變困境,並且樂意跨出去影響別的老師,積極翻轉教學的新北市龍埔國小老師施信源說:「我一個人最多影響一百個學生,但是如果我可以影響一百個老師,就可以活化一千個學生的學習。﹂他們勇敢的說:「這一次,教改從我開始!﹂?
現場的涓滴改革力量,正在匯集。這一波的翻轉教育,攸關著十二年國教是否可以穩健上路。
好老師也是好學生
文∣陳雅慧
這個暑假,編輯部的記者們在週間和週末,都忙著分頭南北奔波參加不同的教師研習。這些教師研習和以前完全不同,不是被規定、要簽到、可以認時數、發便當的官方研習。這些研習很多都是老師自己發起、自己策劃、自己找場地、湊錢……在網路上揪團,一開放報名就「秒殺」。
這樣的現象,讓經常要辦研習的教師會非常不解,甚至派人去現場觀察。一位南部教師會的資深幹部,一直追問《親子天下》的記者,「為什麼?為什麼這些老師熱衷參加這樣的研習?」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像台灣的學生長期被要求,只能坐在教室裡被動學習,用分數標籤化學習成就……學生紛紛從學習中逃走。
老師當然也累了!
第一個打開自己教室,歡迎任何人隨時觀課的中山女高國文老師張輝誠說:「台灣這麼多老師渴望改變,是因為他累了、熱情不見了!看到學生眼神黯淡,他自己也覺得沒樂趣。」
這幾個月裡,在現場我們看到好多好老師。這些好老師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第一,他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學生」,他們永遠打開眼睛擁抱學習。好老師最重要的學習對象就是學生,許多老師的改變幾乎都是被學生啟動。
今年夏天代表台灣在美國翻轉教育年會分享的台中光榮國中老師鍾昌宏,開始改變是因為六年前學生向他提出對課本的質疑,讓他開始反思學習的意義。台東縣和平國小校長施琇瑩,聽見學生說:「老師你不要講太多,講太多我們沒有辦法自己去找答案。」張輝誠的學生問他:「老師你上課補充素材都在教師手冊上,為什麼不給我們教師手冊就好?」
好老師不必是教學魅力迷人的風雲人物,好老師和學生站在同一個高度,知道他們的困難和機會。
好老師也是好學生,因為這些好老師自己能夠享受學習和發現的樂趣,擁有一顆好奇和永不滿足的心。他們樂於和夥伴一起學習和成長,也想要帶著他們的學生一起享受這樣美好的人生樂趣。森森購物網折價券
好老師們還有第二個特點,就是他們都相信,只要用對方法,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力學會。所以這些老師花更多的時間把講台讓給學生,自己把時間花在觀察和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他們想知道學生的學習如何發生?學習歷程有什麼困難?他們教得不多,但是,他們有很多的引導和陪伴。
身為家長,或許會覺得遺憾和遙遠,為什麼我孩子的學校還沒有遇到這樣熱情改變的老師和校長?其實,我們也可以跟這些老師學習,讓改變先從自己開始。
《親子天下》在九月開學的氣氛中,企劃了「翻轉教育」的封面故事,我們希望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的第一年,也是教改滿二十週年時,停下來想想,要繼續前進,是不是該反省從教改中學到什麼?往前走,又該把力氣放在哪裡?
翻轉教育看到老師們勇敢接下第一棒,但是接下去需要更多的鼓勵和行動,還有你、我的接棒。
- 封面故事
156 翻轉教育
這是一場很不一樣的教育改革,
從老師自願改變開始,
他們串聯資源互相學習,
改變「一言堂」的教室風景,
希望找回孩子渴望學習的眼神。
158
老師自我革命,啟動新教改
專家獻策
164
推手對談,張輝誠×葉丙成
翻轉,從不打斷孩子發問開始
翻轉養分
170
方新舟×線上自學「均一教育平台」
科技人打造台灣「可汗教室」
174
洪旭亮×「教育噗浪客」教師社群
一生必參加的教師盛會
176
林宣安×「賽E趴」自然科老師社群
明星老師分享最菜的一堂課
成功關鍵
178
策略管理名師李吉仁
四項要素,教育才能「翻轉」過去
教改省思
182
三把鑰匙,下一波教改成功關鍵
188
5分鐘看懂20年教改
國際趨勢
32
舊金山探索館:創造容許「慢」的空間
34
孩子不是父母的「傀儡」文∣陳之華
焦點人物
38
跨界出版人
郝明義 我的一切都是母親給我的
教養一點通
46
如何和孩子討論負面新聞?
家有特殊兒
54
宜蘭凱旋國中
讓特殊兒自信上中學
家有學前兒
58
努力寫日誌,才是好老師?
健康家庭
64
創意派料理 在家自己做
68
這樣做,預防脊椎側彎!
72
兒科醫師沒告訴你的事:泌尿系統篇1
世界上有酸性體質嗎?
親密關係
74
好媳婦「有效溝通」術
特別企劃
78
下課現場
搶救超無奈「小忙孩」!
82
跟著腦部發展學才藝
3原則,有效安排課後活動 文∣施逸筠
84
人物故事
大海女孩,留白後學更多 文∣賓靜蓀
爸爸這條路
88
女兒最讓爸爸擔心的事
家庭故事
90
資深編輯人
傅月庵 有了孩子,才懂了父親
家有長輩
96
報名秒殺,長輩搶上樂齡大學
98
勇氣!十七位老人大玩飛行傘
家庭經理人
100
健保新制,生病花更多
你家健康險,保對了嗎?
B+媽媽
102
5大準備,媽媽自信回職場
玩具小家庭
108
聽媽媽講話
學習工具箱
112
小一、國一家長必讀
搞定新生開學準備
火線話題
116
新任教育部長看十二年國教
吳思華 我們不能回到基測時代!
122
幼兒園老師為什麼出走?
124
基隆過港幼兒園園長林滋貴
幼教師並非只是照顧孩子而已
校園新視界
126
花蓮縣北濱國小
烏克麗麗實現不敢想的夢
親師SOS
130
老師的歲月成績單
我的教育實驗
136
「教育實驗」全紀錄7
走出校門「上課去」!
師路之旅
140
12年國教該走向何處?
跟著課本去旅行
142
時光膠囊封存的列島—馬祖
像我這樣長大的小孩
150
《紐約時報》榮譽英文教師楊筱薇
英文,讓我脫掉隱形斗篷
親子小旅行
192
走進懷舊「新」景點
煤城糖廠 創意新遊
在家帶孩子玩
202
廢紙箱變身祕密基地
悅讀
206
床邊故事要說什麼故事?
選品與居家
208
愈玩愈愛學,達人教你挑「桌遊」
專欄
24
洪蘭:別荒廢孩子的大腦
26
吳靜吉:還給孩子「自造」的本能
28
柯華葳:記憶經不起考驗
30
王浩威:超乎想像的團體魔力
14
編者的話
商品訊息簡述
:
- 刊別:月刊
- 級別:普遍級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刊日:2014/8/30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中文
親子天下9月2014第60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